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品安全 > 常见劣质食品 > 信息
编号:219699
硫酸粉泡出白肚“焗油大闸蟹”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0月31日 新闻晨报
     近日,广州“药蟹”引起消费者关注。一位专门从事水产品养殖的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给螃蟹、虾“喂药”催肥或缩短成熟期已成了业内公开的秘密。最近,晨报记者赴江苏阳澄湖各大水产市场,却发现了另外一个秘密———一些不法蟹商竟用“硫酸粉”泡出白肚“焗油蟹”,这样原来蟹腹呈铁锈斑状的就摇身一变成了“阳澄湖大闸蟹”,一登龙门,自然身价百倍了,而吃亏的,便是消费者了。

    鉴定阳澄湖大闸蟹的8字真言为:“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然而掌握这八字真言绝非易事,在环阳澄湖的调查走访中,记者发现形形色色的阳澄湖蟹竟很难“验明正身”。

    一位蟹农告诉记者,现在不少水产市场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从苏州、常州等地水产市场批发的外地蟹,还有靠着阳澄湖的河流、人工池塘里养出来的河蟹、塘蟹。而为了披上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外衣,一些不法商贩竟动起了“焗油”的脑子,在诸如“药粉浸洗”等手段下,也搭上阳澄湖的关系。这也就不难想象何以各方都打“阳澄湖大闸蟹”的招牌,而价格却高低各异,每只从10元到上百元不等,身价落差之大了。
, 百拇医药
    据医学专家介绍,食用这种“焗油蟹”,人体肠胃会受到刺激,进而会引发一些胃肠道不适症状。

    青壳白肚黄毛金爪

    行家对这8字真言的解释是:由于阳澄湖的湖水深达2米以上,加上湖底为沙砾沉积,几乎没有淤泥,蟹在湖底觅食、行走,蟹腹紧贴沙砾,故这种出自“清水”的大闸蟹形成白肚;而在其它生长环境,由于湖底积满淤泥,蟹腹长期为淤泥所污染,故这种出自“混水”的大闸蟹,其蟹腹呈铁锈斑状,俗称“铁锈蟹”。再加上清水大闸蟹的蟹脚长期在阳澄湖沙砾堆积成的湖底觅食行走,蟹爪坚韧、爪毛金黄;而“混水蟹”的爪毛呈褐色。

    [晨报直击“焗油蟹”]

    外地蟹漂在阳澄湖上

    10月的一天,记者跟随一蟹农到阳澄湖上看蟹,湖边就是一排排打着“阳澄湖大闸蟹”招牌的店铺。坐上小木船,记者发现靠近岸边的湖面上,不时漂浮着一只只已经变色的死螃蟹。撑船的蟹农告诉记者,这些都是被扔掉的外地蟹,大多从邻近的上海、常州、苏州的水产市场批发而来,由于经过长途运输,生命力不强,一旦不能及时卖掉,就容易死伤。一个铺位运气不好时,一天扔掉的死螃蟹会多达50斤。
, 百拇医药
    何以青睐外地蟹,一位摩的司机告诉记者,一些水产市场的黄金铺位的年使用权的竞标价已高达三十多万,而实际利用也就秋天那四个月左右时间,成本这么高,只卖产量很少的正宗阳澄湖蟹肯定会亏死。

    “硫酸粉”焗出白肚外地蟹

    傍晚,记者驱车来到沪宁高速公路旁的某一个远近闻名的阳澄湖大闸蟹交易市场。来到靠近门口的摊位,只见靠墙的四五只大玻璃缸内,大闸蟹爬了满满一层。每只缸内都有一台小型增氧机开足马力工作着。螃蟹中的一些身强体壮者,贴着玻璃缸壁张牙舞爪,猛吐泡泡。

    小老板从缸里捉上一只三两左右重的螃蟹,“这种蟹,自己吃最实惠了”。记者接过螃蟹仔细打量,发现螃蟹的肚子竟然泛黄,于是口中念念有词“青壳、白肚、黄毛、金爪”,借机向老板“发难”。

    “老板,这螃蟹肚子不白啊,不是阳澄湖的吧?”
, http://www.100md.com
    小老板面无惊讶,相反却告诉记者,因为阳澄湖里的水草越来越多,所以湖里的大闸蟹再也不能拿“白肚”这个标准来套了。如果今后碰到雪白肚子的大闸蟹,反而要长个心眼,很有可能就是经过处理的外地蟹。

    “啊,有这种事?”小老板见记者对此很感兴趣,便当场演示。

    一旁伙计连忙翻出一包粉末状的东西。老板往塑料盆里放上一点,用水兑了。便把手中的螃蟹扔了进去。然后蹲下身去,用手捏着螃蟹在盆里晃荡。记者蹲在一旁,立刻闻到一股刺激的味道。而老板的手上已套上了一只黄色的橡胶手套。

    约莫一两分种,老板拿出螃蟹给记者看,果然比原先白了一些,但不是太明显。这时老板解释说“药粉还是去年的,有点失效了。”

    老板说,他们管这种药叫硫酸粉,螃蟹多的时候,就拿大桶兑药水,然后把螃蟹浸泡在里面,一般五分钟过后就能将螃蟹肚子洗得雪白。
, 百拇医药
    走出市场大门时,记者无意间看到,市场管理部门已在宣传栏中张贴了关于“药洗蟹”警示。该警示大意为“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专门用来洗螃蟹的药水,能将螃蟹肚子洗得雪白,但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危害。”

    “油”超时螃蟹会死

    小老板的演示让记者大为吃惊,而记者随后探访另一个挂着阳澄湖招牌的水产市场时,更了解到了如何“批量焗油白肚蟹”的过程。

    一番寒暄过后,当记者询问如何处理外地蟹时,水产市场的一位江老板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端着茶杯,贴着记者坐下。江老板开始传授他所知道的洗蟹秘诀。他说,洗螃蟹用的药粉,一斤4元左右。他指着店铺里一个3平方米左右的池子说,这么大的池子里一般放上三四斤药粉就够了,至少能洗500斤螃蟹。每次放进一百斤,浸泡五分钟左右,就要马上捞起来。

, 百拇医药     说到这里,江老板特意强调,千万不能超时,否则螃蟹受不了药性,就会死掉。而且捞出来的螃蟹还必须放进旁边的清水池,反复冲洗几遍,降低螃蟹体内的药物残留。

    “人吃了这样处理的螃蟹会不会出事啊?”记者不放心地问。

    江老板有些不太愿意回答这个敏感的问题,以“可能会有一点影响吧”的话来搪塞。但随即又表示,洗蟹的药粉属于禁药,当地不允许用的,所以不太好买。

    别让药水碰到手

    看似不起眼的白色粉末,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在接下来的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一些渔民船上的蟹笼里都发现了一些肚子白得有点晃眼的“阳澄湖蟹”。这使记者下定决心:看看不法蟹贩们所倚重的药粉到底是什么。

    10月15日上午8点,乘坐城乡小巴,记者来到了沪宁线上一个火车站,可是记者问了一些拉客的黄包车夫和摩托车主有没有药粉,都说不知道。这时过来一个矮个儿男子,上身的茄克拉链也不拉,歪七歪八地穿着,听到这个问题,矮个男子若有所悟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你等一下。”记者坐在地上,矮个男子很快就过来了。他说他朋友今天不来市里,估计不行,让记者明天再来。
, http://www.100md.com
    记者只好重新开始寻找。不停地到火车站附近打听,寻找,时而返回车站问问,记者终于熬到了12点。就在记者到处寻找摩托车主时,矮个男子从一旁的公用电话亭出现了。记者再次拉住他,矮个男子终于松了口,“你就在这儿等我几分钟”。

    大约一刻钟过后,矮个男子带着一个同伙出现了。记者连忙迎上去,他们带着记者走到一间废弃的店面房里,掏出了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红塑料袋。与矮个同伙的男人有四十多岁年纪,自称在当地一家大宾馆做螃蟹生意。

    矮个男子神秘地说:“这种东西是不允许卖的,我看你有诚意,才帮你这个忙。”

    当记者对货的真假疑惑时,他的同伙拍着胸脯说,“肯定没问题。我们宾馆就用这个,你先拿点回去试试,上海、北京、深圳等地都有人过来拿货的。”

    临走前,矮个男子还用报纸将药粉袋包了一层,并叮嘱记者说,回去泡的时候千万别让药水碰到手,会腐蚀的。, http://www.100md.com